防雷模块的寿命(决定性因素)
防雷箱的核心是内部防雷模块(如压敏电阻、气体放电管等),其寿命与动作次数、浪涌能量直接相关:
每次遭遇雷击或过电压时,模块会通过泄放电流保护线路,但元件会逐渐老化(如压敏电阻漏电流增大、气体放电管性能衰减)。
若频繁遭受强雷击(如多雷地区),模块可能在 3-5 年内失效;若环境稳定、雷击较少,可延长至 8-10 年。
使用环境
恶劣环境加速老化:高温、高湿、粉尘多、腐蚀性气体(如矿井、化工场所)会导致模块氧化、绝缘性能下降,寿命可能缩短至 5 年以内。
稳定环境延长寿命:干燥、常温、无腐蚀的室内环境(如机房),防雷箱寿命可接近 10 年。
产品质量与规格
优质防雷箱采用耐老化材料(如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)、密封性能好的外壳(IP65 及以上防护等级),寿命更长;劣质产品可能因元件偷工减料,3 年内出现故障。
不同规格的模块承受能力不同:例如,标称 “10kA 雷电流耐受” 的模块比 “5kA” 更耐用。
维护与检测频率
定期检测(如每年 1-2 次)可及时发现模块性能下降,提前更换;若长期不维护,失效后可能因过电压损坏设备,间接缩短防雷箱实际使用周期。
二、寿命到期的判断依据
性能参数检测
通过专业仪器测量模块的漏电流(压敏电阻正常漏电流应<10μA)、残压等,若超出标准值,需更换模块。
外观与功能异常
外壳破损、接线端子氧化;
指示灯报警(部分防雷箱有失效指示灯);
曾经历强雷击后,即使外观正常,也建议检测模块性能。
三、延长寿命的建议
选择符合行业标准(如 GB/T 18802.1、IEC 61643)的正规产品,避免低价劣质品;
在多雷区或恶劣环境中,缩短检测周期(每 6 个月 1 次),及时更换老化模块;
确保接地系统良好(接地电阻<4Ω),减少模块承受的浪涌能量;
避免防雷箱长期暴露在阳光直射、积水或高温环境中,必要时加装防护外壳。